Wednesday, August 03, 2011

milk 魔鏡十年照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milk 魔鏡十年照


(為了這份文章,我找回我的檔案架上的第100期milk。那時候,他們說他們拍了很多「潮人」。那時候,也有很多潮人認為自己被milk拍入是一件事。)

2002年,我大學畢業。那時候,有一位教授問我:「有沒有興趣去milk工作?我認識他們的人,我覺得他們想做一本不同的雜誌。」

說的時候,教授的目光很認真。她(竟然)相信,香港仍有一些人,想做一些「有點不同」的雜誌。因為,當時教授為香港電台做了一個電視節目,叫《點解兒童不宜》,採訪了milk的編採部。時為2001年11月26日,那集叫「魔鏡」的節目,談及傳媒和美學基準關係。這22分鐘的節目,現在成為了香港電台對公眾開放的「通識教材」其中一集。

那位在milk工作的編輯大哥帶著一群初中生,叫他們在銅鑼灣找些「潮人拍snapshot」,叫初中生思考,什麼是美,什麼是好看。(哈哈,我交往過的人之中,有兩個曾經上過當時叫「Got Milk?」的潮人snap shot環節。我是讀milk成長的一代。)

那位編輯大哥對鏡頭說,美學是一種可以建構的過程,媒體的影響力是存在的。

當時的初中生,現在變大人了吧?他們還記得自己做過這件事嗎?「傳媒」告訴我們誰美誰不美,他們包裝靚人,為社會大眾示範美的標準。愛美的女孩們,從「傳媒」那兒學到要白要滑要瘦才是「美」。各大「潮人icon」,陳氏余氏周氏,陳李張黃何穿上了各大品牌的東西,告訴全世界,買什麼才是潮人,穿什麼才好看,用什麼才是有生活品味,當潮人才是王道。

在大學的時候學「雜誌的作用」,除了提供資訊,還有newsgroup(或現在叫facebook group)的功能:聚眾,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一起分享資訊,一起分享興趣,更重要的是提供「吾道不孤」的過程。十年前,milk決定做一本跟香港其他雜誌不同的雜誌(即是現在叫的潮書,而不是香港其他的綜合性雜誌,販賣八卦,隱私等等的小報式雜誌),找到了市場定位之後,市場上就出現很多其他的潮書,或是販賣消費性資訊的雜誌。

milk在香港十年,更上了大陸,最近還去台灣了。milk的讀者群,是年輕人,是kidult,這群八、九十後,都很愛消費,很會消費。他們用消費建立自己的性格,建立自己跟別人不同的「自我身份」。

大陸整個傳媒生態,都在鼓吹消費。因為,消費給現代城市人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快感,反思消費,其實就要質問為什麼中國的其他方面都令人自我感覺不良好,只有消費可以提供快感。國內的年輕人很有魄力,很渴望「變得更好」。所以這種「買什麼會令自己更好看」的資訊,很有市場。台灣就比較麻煩,媒體業太開放,有太多電視電台雜誌,做雜誌找不到定位,很難找廣告商。傳媒生態只做主流的一式一樣的東西,要做「不同」的東西,一點都不簡單。

milk不賣八卦,不賣是非,賣潮流資訊,消費情報。華衣美服潮鞋新品入手情報,都是賣點。最可貴的,是milk仍容許寶貴的版位盛載其他的文化資料,理應是希望他們的讀者除了消費之外,還有質素的提升。

希望marketing的同事繼續明白,消費以外的內容,不是點綴,也不只是建立milk跟其他潮書不同的定位,而是使命感。使命感這回事,千金難買。十年前,我相信milk的創辦人除了看到商機,還是有一點使命感在體內的。

日本人有句說話,叫「初心を忘れず」(shoshin-wo-wasurezu),意譯大抵是「不要忘記赤子之心」。一路走來,十年不容易,希望大家都明白,香港人,大陸人,看上去越潮的人,越活得空洞,越活得像個空殼。

祝milk百尺竿頭,更進十年。十年後,希望milk的文化版,是全香港,甚至全中國做得最好的文化版。

No comments: